论《瓦解》中的声音景观与声音帝国主义
王仕昕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受非洲文化影响,钦努阿·阿契贝对声音的高度敏感贯穿于其叙事文本内。特别在《瓦解》中,阿契贝凭借独特的听觉叙事将白人殖民者侵占伊博族村落的殖民行径演绎为外来之于本土声音景观的颠覆,以此雄辩地宣告了伊博族传统文明,并痛斥了西方殖民者有赖噪音为媒介的“声音帝国主义”。鉴于声音元素在该虚构作品中的独特功用,本文旨在剥离小说情节演进中隐含的音轨,从听觉范畴出发廓清“瓦解”的丰富内涵,解读殖民历史语境下的声音霸权及其意识形态影响。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世界文学
- 分类号:
I437.074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阿契贝的种族政治批评与非洲主体性建构[J]. 秦鹏举. 外国语文论丛. 2022(02)
- [2]如何拼写出非洲真正的名字——钦努阿·阿契贝《非洲的污名》述评[J]. 赖丽华. 非洲研究. 2019(02)
- [3]直面非洲的焦虑——阿契贝的本土表述[J]. 高文惠. 亚非研究. 2015(02)
- [4]当代非洲的知识精英与人民未来——以钦努阿·阿契贝《人民公仆》与《荒原蚁丘》为例[J]. 秦鹏举. 外语学界. 2020(00)
- [5]在旅途中成长——阿契贝儿童小说《契凯与河流》中的文化身份认同探究[J]. 陈健. 东方文学研究集刊. 2023(00)
- [6]阿契贝的种族政治批评及其文化语境考察[J]. 秦鹏举. 非洲语言文化研究. 2022(02)
- [7]从《神箭》看非洲部族文化衰败的三个层面[J]. 李明英.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2016(00)
- [8]从阿契贝的《瓦解》看文明的冲突[J]. 张湘东.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01)
- [9]成长中的非洲新女性——阿契贝《荒原蚁丘》小说人物比阿特丽丝形象浅析[J]. 李莉. 非洲研究. 2011(00)
- [10]文明的复魅与祛魅:对阿契贝《瓦解》的文化解读[J]. 徐从辉,李梦云.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2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