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古典文献人才培养:以南开大学文学院为例
冯大建张昊苏
南开大学文学院
摘要:在“人工智能+新文科”视野下,亟需将数字化时代的新技术应用于古典文献人才的培养。在本科教学阶段应注重运用数字化、数据化手段帮助学生对古典文献建立更全面、多元的理解,培养其数字人文意识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介绍笔者近期教学中的两类实际案例。一类是开发有助于古典文献人才培养的教学软件,以“中国古典文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为代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版本要素识记实验、文献提要订误实验、文献提要撰写实验,以数据化思维观察古籍版本书影,熟练掌握古籍基本知识,并具备撰写古籍提要的能力。一类是在文献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与论文写作指导中,通过具体“出题”与“示范”,提升学生“搜商”,对文献的丰富性具备更全面的认识,并培养其文献考据研究的能力。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高等教育;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 分类号:
G256-4;G64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古典文献与社会文化”专辑征稿启事[J]. 古典文献研究. 2011(00)
- [2]乡邦文献 赖斯以存——王金富《古典文献说赤城》整理刍议[J]. 赵鸿飞. 燕赵中文学刊. 2022(02)
- [3]杨琳教授著《古典文献及其利用》出版[J]. 南开语言学刊. 2005(01)
- [4]引用古典文献,不可忽视版本与校勘——以对许有壬《圭塘乐府》的引用为例[J]. 李延年. 燕赵学术. 2009(02)
- [5]徐永明教授访谈录[J]. 徐永明,韩玉凤. 数字人文.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