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
摘要:<正>在本期的作者中,有不少传统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数字人文议题,无疑是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数字人文的可能性与边界”专题中几位专家就前沿问题的思考,可谓本期的一大看点。古籍与数字人文的结合,已形成一个大有可为的新领域,这也是本期的重心所在,好几个栏目都与之相关。这方面的工作基于多年来的学术沉淀、技术积累,并与两办发布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相呼应,相信可以借助新技术、新传播手段焕发古籍的生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 专题: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
- 分类号:
+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编后语[J]. 数字人文. 2020(04)
- [2]编后语[J]. 数字人文. 2021(01)
- [3]编后语[J]. 数字人文. 2021(03)
- [4]编后语[J]. 数字人文. 2023(04)
- [5]魏希德:数字人文研究的问题意识[J]. 魏希德,郭华苓,徐嘉泽,郑晴心. 数字人文. 2020(03)
- [6]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数字人文. 2020(03)
- [7]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数字人文. 2020(04)
- [8]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数字人文. 2021(02)
- [9]数字人文部分相关资源简介[J]. 任平. 数字人文. 2021(03)
- [10]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数字人文.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