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唐宋诗歌三字尾考论

曲一迪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摘要:古典诗歌的三字尾声律是汉语诗律理论的重要命题。借助文本自动标注技术,将三字尾声律置于唐宋流变、诗体互动及中日差异等维度中考察,发现唐代五言律诗大约自中唐起避用三平,始终不避三仄;七言律诗三平、三仄均需严格避忌;三平尾仅是唐代七古的声律特点,是古、律诗体矛盾的声律体现。三仄尾并非古体特点,而是唐人有意避忌的古体声律形式。宋代七律较唐代多用三仄,避三平益严。日僧觉鍐《般若心经秘键略注》保留有三字尾平仄规则的更早文献记载,诗学交流滞后与语言阻隔导致了三字尾理论域外接受的定式化与中日差异。以计算方法彻底厘清三字尾这一经典声律定说,有助于揭示格律演进传播的内在规律,重新思考古典诗律传统的现代受容与转化问题。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史

  • 分类号:

    I207.22;K242;K244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15 页码:102-117 页数:16 大小:1960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