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曹雪芹卒年问题再研究

张昊苏吕相漪张文棋

  南开大学文学院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  

摘要:曹雪芹卒年这一历史疑案,可以在新的数字环境下重新检核其争议焦点与关键论据。综合运用多种数字工具并结合学术史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壬午、癸未、甲申三说,实能提炼为“壬午除夕”说和“癸未甲申”说。以敦诚《四松堂集》及其《挽曹雪芹》诗为主要切入点,可以发现《四松堂集》编年较为确实,且曹雪芹在敦诚交游圈中地位重要,其“甲申”系年可靠并距离曹雪芹去世时间较近。结合今存脂本的抄写体例和诸多特殊情况,“壬午除夕”旧说的论证力度尚有不足。全面审查所涉史料的文献性质,透视固有学术成说的逻辑理路,可以为曹雪芹卒年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红学诸多争议性命题亦具推进作用。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史;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 分类号:

    TP399;I207.411;K249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42 页码:183-197 页数:15 大小:2245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