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域下的曹雪芹卒年问题再研究
张昊苏吕相漪张文棋
南开大学文学院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
摘要:曹雪芹卒年这一历史疑案,可以在新的数字环境下重新检核其争议焦点与关键论据。综合运用多种数字工具并结合学术史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壬午、癸未、甲申三说,实能提炼为“壬午除夕”说和“癸未甲申”说。以敦诚《四松堂集》及其《挽曹雪芹》诗为主要切入点,可以发现《四松堂集》编年较为确实,且曹雪芹在敦诚交游圈中地位重要,其“甲申”系年可靠并距离曹雪芹去世时间较近。结合今存脂本的抄写体例和诸多特殊情况,“壬午除夕”旧说的论证力度尚有不足。全面审查所涉史料的文献性质,透视固有学术成说的逻辑理路,可以为曹雪芹卒年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红学诸多争议性命题亦具推进作用。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史;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 分类号:
TP399;I207.411;K249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北京曹雪芹学会2011年年会综述[J]. 雍薇. 曹雪芹研究. 2011(02)
- [2]《曹雪芹研究》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曹雪芹研究. 2011(02)
- [3]《曹雪芹研究》2011年总目录[J]. 曹雪芹研究. 2011(02)
- [4]曹雪芹生年再探讨——纪念曹雪芹诞辰三百年(1711—2011)[J]. 刘广定. 曹雪芹研究. 2011(01)
- [5]《曹雪芹研究》征稿启事[J]. 曹雪芹研究. 2011(01)
- [6]《曹雪芹研究》征稿启事[J]. 编辑部. 曹雪芹研究. 2012(01)
- [7]传世的曹雪芹手迹辨伪[J]. 季稚跃. 曹雪芹研究. 2012(02)
- [8]创新是灵魂——京剧《曹雪芹》剧本得失谈[J]. 孙伟科. 曹雪芹研究. 2012(02)
- [9]《曹雪芹研究》征稿启事[J]. 编辑部. 曹雪芹研究. 2012(02)
- [10]《曹雪芹研究》征稿启事[J]. 编辑部. 曹雪芹研究.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