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分类方法及开发对策研究

杨钊

东北石油大学

摘要:随着大庆外围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生产中的许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概括起来有3个方面:一是已开发油气田含水快速上升,产量递减加快,开发效果变差;二是开发储量品位越来越低,主要集中在特低丰度和特低渗透储层中,注水开发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三是开发潜力和有效措施逐渐减少,成本上升,投入与产出的矛盾日益加大。在这种形势下,原有的评价方法、优选技术,开采方式和方法难以满足低渗透油田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低渗透油藏微观结构特征入手,对低渗透油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对策,从而促进外围低渗透低品位油藏的有效动用和商业性开发。 为了研究低渗透油层孔隙结构的特征,本文利用恒速压汞实验、金相电镜实验,结合现场的已有实验数据,研究了不同渗透率天然岩心中渗透率、平均孔道半径、平均喉道半径、孔喉比、迂曲度、配位数、形状因子、分形维数等参数的的分布规律,取得以下认识:不同低渗透岩石孔道半径分布规律较为接近,喉道半径分布差异明显,孔道半径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差,喉道半径与渗透率具有明显规律性,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总体上看,低渗透储层的渗透率主要受喉道半径控制;相同渗透率条件下,其喉道分形维... 更多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地质学; 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类号:

    P618.13

导师:

宋考平;

学科专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898 页数:137 大小:1920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