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介质双孔隙网络模型构建理论与方法
王晨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摘要:碳酸盐岩介质孔隙空间结构复杂,在微观尺度上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和双孔隙网络特征,建立一套合理的碳酸盐岩介质微观渗流理论对碳酸盐岩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本文论述了基于数字岩心构建碳酸盐岩双孔隙网络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碳酸盐岩介质在不同分辨率下的灰度图像,通过图像分割得到二值图像并构建出大孔隙数字岩心和微孔隙数字岩心,以分别描述碳酸盐岩介质粒间大孔隙特征和粒内微孔隙特征,接着通过叠加法构建出碳酸盐岩双孔隙数字岩心,进一步提取得到相应的碳酸盐岩双孔隙网络模型。然后,系统描述了基于网络统计特征构建碳酸盐岩双孔隙网络模型的理论与方法,构建描述粒间孔隙特征的大孔隙网络模型和粒内孔隙特征的微孔隙网络模型,统计分析孔隙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通过基于统计特征重构大孔隙网络、基于大孔隙网络骨架空间填充微孔隙网络、大孔隙网络和微孔隙网络的整合等步骤构建出碳酸盐岩双孔隙网络模型。最后,基于数字岩心和孔隙网络模型研究平台,对比了碳酸盐岩介质中不同类型孔隙的几何拓扑结构特征和渗流特征,分析了双孔隙网络模型构建过程中的算法敏感性和网络结构稳定性,重点研究了不同网络结构和润湿性参数...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类号:
TE319
导师:
姚军;
学科专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547 页数:116 大小:10646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随机孔隙网络建模与多相流模拟研究[D]. 于春生.西南石油大学 2011
- [2]纳米孔隙中流体运移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 郑海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
- [3]基于计算模拟和溶蚀实验的碳酸盐岩孔隙定量表征及孔隙演化特征研究[D]. 雷蕾.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4]碳酸盐岩多尺度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 曹占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5]碳酸盐岩跨频带地震岩石物理实验研究[D]. 马霄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6]内蒙古满都拉-锡林浩特地区石炭纪-二叠纪碳酸盐岩古环境分析[D]. 曲跃.吉林大学 2019
- [7]水平井技术开发碳酸盐岩裂缝性气藏研究[D]. 徐坤吉.西南石油大学 2013
- [8]碳酸盐岩低应力差储层控缝高机理及工艺研究[D]. 米强波.成都理工大学 2017
- [9]碳酸盐岩孔洞储层地震正演响应特征和AVO属性分析[D]. 徐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
- [10]陆相混积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D]. 冯进来.南京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