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
张用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要:当前,世界石油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新的探区日益减少、后备储量越来越少,而新探明的地质储量中绝大部分为低渗透油藏储量;另一方面,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较差,使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面临许多困难。低渗透油藏的认识程度和开发水平同中高渗透型油藏相比差距较大,把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藏的储量充分动用起来,实现高效开发,就要正确认识低渗储层特征和渗流机理,解决制约这些储量难以动用和高效开发的技术难题。本论文研究了深层高压低渗透储层的变形机理、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性等,探索了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规律;考虑地层的压敏特性,建立了变渗透率产能预测模型;考虑缝面污染,定量分析了影响高压低渗透储层产能的因素和非线性现象、启动压力梯度与油井产量之间的关系,优化了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群;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高压低渗透储层的最佳开发和压裂参数,提出了高压低渗透储层剩余油挖潜主导措施。形成了较完善的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理论体系,并经中原油田文13西块现场实施,水驱控制储量、水驱动用储量分别提高4.19和2.22个百分点、日产油上升15.1t、综合含水下降0.24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9.23×104t... 更多
关键词: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类号:
TE31
导师:
唐书恒;
学科专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220 页数:184 大小:11012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基础研究[D]. 熊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1
- [2]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研究[D]. 张仲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 [3]低渗透油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 寇显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 [4]低渗透油藏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形研究与分子模拟[D]. 韦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1
- [5]考虑动边界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D]. 刘文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 [6]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压驱增产机理与技术界限研究[D]. 程庆超.东北石油大学 2023
- [7]基于多尺度流动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生产优化理论研究[D]. 马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2
- [8]低渗透油田注气驱油实验和渗流机理研究[D]. 李孟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06
- [9]高温高盐含高渗条带低渗透油藏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方法[D]. 王龙.东北石油大学 2024
- [10]低渗透砂岩油藏剩余油整体监测研究[D]. 王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