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发机理及技术研究

杨焦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要:沁水盆地南部(以下简称沁南)是我国高煤阶煤层气开发主力区块,提升该区煤层气的开发技术,将大大加速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本文结合沁南近年来的开发实践,对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储层孔渗特征、解吸渗流规律、产能特征、井网井型、排采控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压汞、核磁共振研究结果表明,沁南煤储层孔隙以小孔为主,连通性差,造成流体产出通道不连续。渗透率取决于割理和外生裂隙发育情况,煤体结构、煤层埋深、地应力对其影响较大。根据实测资料建立了该区地应力、埋深与渗透率的指数关系图版。在压裂液的作用下,3#煤层的等温吸附会加速或滞后,据此评价了压裂液对解吸附的伤害作用,并对多种压裂液配方进行了优选。煤样含水渗流实验表明,受多种作用影响煤层气的渗流表现为非达西流,含水饱和度大小具有较强的影响,在较高的含水饱和度下,气体流动受启动压力梯度影响较大。相对渗透率实验表明,渗透率越低,煤层束缚水饱和度越大,见气后气相渗透率上升快,远井地带的水难以排出,泄压半径小,因此排采产气初期应控制气体产量增速。通过沁南樊庄区块400余口井动态分析,阐明了含气量、渗透率、压裂效果、排采控制、煤粉等因素对产能的作用机理及...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类号:

    TE37

导师:

刘大锰; 姚艳斌;

学科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581 页数:136 大小:16216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