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发机理及技术研究
杨焦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要:沁水盆地南部(以下简称沁南)是我国高煤阶煤层气开发主力区块,提升该区煤层气的开发技术,将大大加速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本文结合沁南近年来的开发实践,对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储层孔渗特征、解吸渗流规律、产能特征、井网井型、排采控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压汞、核磁共振研究结果表明,沁南煤储层孔隙以小孔为主,连通性差,造成流体产出通道不连续。渗透率取决于割理和外生裂隙发育情况,煤体结构、煤层埋深、地应力对其影响较大。根据实测资料建立了该区地应力、埋深与渗透率的指数关系图版。在压裂液的作用下,3#煤层的等温吸附会加速或滞后,据此评价了压裂液对解吸附的伤害作用,并对多种压裂液配方进行了优选。煤样含水渗流实验表明,受多种作用影响煤层气的渗流表现为非达西流,含水饱和度大小具有较强的影响,在较高的含水饱和度下,气体流动受启动压力梯度影响较大。相对渗透率实验表明,渗透率越低,煤层束缚水饱和度越大,见气后气相渗透率上升快,远井地带的水难以排出,泄压半径小,因此排采产气初期应控制气体产量增速。通过沁南樊庄区块400余口井动态分析,阐明了含气量、渗透率、压裂效果、排采控制、煤粉等因素对产能的作用机理及...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类号:
TE37
导师:
刘大锰; 姚艳斌;
学科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581 页数:136 大小:16216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基于压力恢复曲线的沁水盆地东北部太原组煤层气赋存规律研究[D]. 傅永帅.吉林大学 2019
- [2]沁水盆地柿庄北3号煤层裂缝特征研究[D]. 付晓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
- [3]沁水盆地南部典型区块煤层气富集及可采性研究[D]. 王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3
- [4]沁水盆地柿庄煤层气区块煤粉赋存及运移产出机制[D]. 韩文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1
- [5]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排采预警参数研究[D]. 袁文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
- [6]沁水盆地南部高产水煤储层煤层气开发机理研究[D]. 李忠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 [7]沁水盆地南部深煤层煤层气地质特殊性及产能影响因素研究[D]. 陆小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 [8]煤层气储层孔裂隙多尺度渗透率预测和流固耦合模型[D]. 陈俊国.中国矿业大学 2016
- [9]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地区煤储层地质条件与开发模式研究[D]. 赵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 [10]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D]. 王勃.中国矿业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