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储层孔裂隙演化及对煤层气微观流动的影响
李振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主要含煤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沁水盆地)的52个煤矿的煤岩样品,开展了煤岩组分和孔渗测试、低温氮气吸/脱附和压汞实验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等实验工作,同时实施了煤样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镜(FIB-SEM)纳米孔三维定量表征实验,X射线微米CT(μ-CT)孔裂隙三维定量表征实验和煤岩热重-质谱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等开创性实验以及相应的数值模拟工作。研究了不同煤级煤储层多尺度孔裂隙的演化规律和非均质性特征,构建了多尺度孔隙约束下的煤层气多孔扩散模型,分析了孔裂隙非均质性与渗透率的耦合关系,以及古交区块煤储层含气性和控气模式。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定量表征并阐明了不同煤级煤储层吸附孔(<100 nm)、渗流孔(>100 nm)以及微裂隙的形态、大小和孔径分布等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同时利用FIB-SEM和μ-CT技术对不同尺度孔裂隙的三维空间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煤储层多尺度孔裂隙系统的二维-三维定量表征技术体系。(2)引入不同的分形数学模型,阐明了孔裂隙形态非均质性、吸附孔和渗流孔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特征,揭示了孔裂隙非均...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矿业工程; 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类号:
TD84
导师:
刘大锰; 蔡益栋;
学科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337 页数:149 大小:14667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水力压裂对高煤阶煤储层特征及产能的影响[D]. 张贝贝.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
- [2]临兴深部煤储层孔渗成因演化机制及压裂可改造性研究[D]. 高向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
- [3]煤储层中流体流动通道模型及其对定量排采意义[D]. 肖宇航.中国地质大学 2018
- [4]碎软煤储层区开发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影响研究[D]. 董夔.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19
- [5]煤储层的吸附/脱附特性及其在超临界CO2作用下演化机理研究[D]. 刘振建.重庆大学 2018
- [6]ScCO2注入煤层矿物地球化学及其储层结构响应的实验研究[D]. 杜艺.中国矿业大学 2018
- [7]煤储层相对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D]. 郭晓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 [8]褐煤储层储渗空间演化及气体富集规律研究[D]. 辛福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2
- [9]基于地震-地质的煤储层可改造性综合评价研究[D]. 曹路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10]沁南煤储层排采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及带压解吸/流动物理模拟研究[D]. 刘爱华.中国矿业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