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低应力差储层控缝高机理及工艺研究
米强波
成都理工大学
摘要:目前国内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具有埋藏深、储层类型多样、油水分布复杂等特点。酸压是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的改造手段,经过多年的发展,酸压技术已较为成熟,但仍面临诸多技术难题。以塔河油田为例,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厚度大,储层上下没有明显的应力遮挡层,酸压施工时人工裂缝易于在高度上延伸,从而影响人工裂缝长度,达不到预期的施工效果;同时缝高失控后会沟通储层底部水体,造成油井水淹,导致施工失败。因此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控缝高理论和工艺研究,加强小/无应力遮挡储层酸压改造技术的针对性,提高改造效果。目前碳酸盐岩储层控缝高技术主要借鉴砂岩储层控缝高相关理论、模型及工艺方法,通过优化施工参数、建立人工隔层等手段实现控缝高目的。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溶洞)发育、垂向应力差小,常规粉砂或粉陶建立的人工隔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形成的垂向阻力较小,且稳定性欠佳,不能满足深层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控缝高的需要。本文从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入手,分析了岩石力学、地应力分布特征,研究了天然裂缝及溶洞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考虑了酸液对裂缝高度延伸的影响,并研发了适合深层低应...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类号:
TE52
导师:
伊向艺;
学科专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524 页数:139 大小:15593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基于计算模拟和溶蚀实验的碳酸盐岩孔隙定量表征及孔隙演化特征研究[D]. 雷蕾.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2]碳酸盐岩多尺度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 曹占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3]碳酸盐岩跨频带地震岩石物理实验研究[D]. 马霄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4]内蒙古满都拉-锡林浩特地区石炭纪-二叠纪碳酸盐岩古环境分析[D]. 曲跃.吉林大学 2019
- [5]水平井技术开发碳酸盐岩裂缝性气藏研究[D]. 徐坤吉.西南石油大学 2013
- [6]碳酸盐岩孔洞储层地震正演响应特征和AVO属性分析[D]. 徐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
- [7]陆相混积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D]. 冯进来.南京大学 2013
- [8]济阳坳陷湖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成因机理[D]. 杨勇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
- [9]冷泉碳酸盐岩记录的钼迁移转化过程及同位素分馏效应[D]. 贾子策.上海海洋大学 2024
- [10]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湖相碳酸盐岩特征及环境意义[D]. 许江.东北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