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大庆二类油层中复合驱体系的损耗及适应界限研究

刘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摘要:根据大庆油田制定的高含水后期油层分类标准,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对比不论在纵向上还是在平面上,沉积环境变化都较大,砂体发育规模明显变小,层数增多,单层厚度变薄、渗透率变低、粘土矿物含量变大,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更严重。大庆油田主力油层已大部分被聚驱动用,三元复合驱(ASP)的可应用空间主要集中于剩余地质储量相对较大的二类油层。室内研究及矿场试验表明,ASP复合驱可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约20%。复合体系在油层中的运移是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渗流过程,二类油层相对较差的油层物性条件势必对ASP复合体系的驱油性能影响更大。本文采用二类油层仿真物理模型进行驱油模拟,研究复合体系在长岩心模型中的化学剂浓度、体系性能随运移距离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采收率的影响作用,并考察了ASP复合体系在二类油层中的适应界限以及复合体系在超长物理模型中的驱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类油层的特点是油层单层厚度薄(1~2m),有效渗透率低(100~1000)×10-3μm~2,平面及纵向非均质严重,粘土矿物含量高。二类油层的孔隙半径较小,孔喉分布不均匀,渗流能力较差,因而相比一类油层其油气产能较差。通过考...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类号:

    TE357.46

导师:

李明远; 侯吉瑞;

学科专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99 页数:115 大小:4991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