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地质的煤储层可改造性综合评价研究
曹路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要:目前国内外煤层气储层勘探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煤层气富集有利区和有利开发区的预测,而针对储层改造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多技术手段的精细表征和综合评价方法。我国高煤阶煤层气资源量丰富,潜力巨大,揭示影响其储层改造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对于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效率,实现煤层气的商业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多手段、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煤储层可改造性的因素进行了定量识别和精细表征。通过深入剖析和阐明各因素对研究区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确定了影响郑庄地区煤储层改造的关键因素,建立了系统的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方法体系。并基于郑庄地区可改造性分区评价,提出了针对不同可改造类型储层的适应性增产改造方案。主要的认识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地震曲率分析的煤体结构定量化识别及平面分布特征预测的新方法,可实现基于少数探井及一定地震信息来定量化揭示全区煤体结构横向展布特征。(2)提出了区域适应性残余应变指数的概念,构建了地应力预测模型,揭示了郑庄地区地应力展布特征,并阐明了应力条件下水力压裂裂缝的延伸规律。郑庄地区主裂缝长度随着平... 更多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地质学; 石油天然气工业
- DOI:
10.27493/d.cnki.gzdzy.2020.000008
- 分类号:
P618.13
导师:
姚艳斌;
学科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689 页数:140 大小:27227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水力压裂对高煤阶煤储层特征及产能的影响[D]. 张贝贝.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
- [2]临兴深部煤储层孔渗成因演化机制及压裂可改造性研究[D]. 高向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
- [3]碎软煤储层区开发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影响研究[D]. 董夔.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19
- [4]煤储层孔裂隙演化及对煤层气微观流动的影响[D]. 李振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 [5]褐煤储层储渗空间演化及气体富集规律研究[D]. 辛福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2
- [6]煤储层相对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D]. 郭晓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 [7]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生物甲烷与微生物群落研究[D]. 李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8]含裂隙煤储层地震数值模拟与反演方法研究[D]. 钱进.中国矿业大学 2010
- [9]沁南郑庄区块煤储层地应力特征与压裂裂缝扩展机制研究[D]. 黄赛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 [10]柿庄南区块煤储层动态分析及生产井排采制度优化研究[D]. 闫欣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