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渗透率测量方法与模型研究
王超林
重庆大学
摘要:渗透率是评价页岩气藏渗透性能或运输能力的关键参数,对页岩气开采具有重要影响。渗透率室内试验是认识页岩渗透率本质的重要手段,但页岩渗透率极低,且易受气体吸附、环境温度、试验装置等试验因素影响。如何精确测量出页岩渗透率仍是困扰研究者和设计人员的问题之一。目前页岩渗透率测量方法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压力脉冲法压差曲线会呈现前后期特征,目前多采用后期数据进行渗透率计算,但缺少划分前后期的方法与标准,二是缺少考虑吸附作用的渗透率测量方法,三是缺少对页岩各向异性渗透率测量方法。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理论研究对传统压力脉冲法进行改进、提出单容器压力脉冲渗流-吸附试验方法、应用脱气法试验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并建立了注二氧化碳开采过程及考虑温度作用的页岩渗透率模型。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传统压力脉冲法计算渗透率存在两个问题:1)前期压差曲线偏离指数函数;2)吸附影响问题。为揭示压力衰减曲线的前后期特征,基于TOUGH+模拟分析了压力脉冲在岩体中的传播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无量纲压力因子,可用于划分压差曲线的前后期特征,并能将所有压力脉冲下的试验数据绘制在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上。利用新的无量...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DOI:
10.27670/d.cnki.gcqdu.2019.000559
- 分类号:
TE311
导师:
赵瑜;
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730 页数:122 大小:4763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煤渗透率改进模型及煤中气体流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 臧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
- [2]预损伤花岗岩本构模型及渗透率演化研究[D]. 缪易辰.四川大学 2021
- [3]注气开采方法对油藏渗透率的适应性[D]. 苏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1
- [4]复合驱与纳米驱的渗透率适应界限及相关机理研究[D]. 尚丹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1
- [5]煤层气排采过程储层水-有效应力-渗透率联动演变机制[D]. 韩江.中国矿业大学 2022
- [6]煤层气储层孔裂隙多尺度渗透率预测和流固耦合模型[D]. 陈俊国.中国矿业大学 2016
- [7]含水条件下煤储层应力—渗透率及煤层气开发应用研究[D]. 雷钧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3
- [8]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结构及渗透率核磁共振表征方法研究[D]. 王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9]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 张宏学.中国矿业大学 2015
- [10]高含水厚层层内控水提高采收率压裂技术研究[D]. 韩松.大庆石油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