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复合驱与纳米驱的渗透率适应界限及相关机理研究

尚丹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摘要:复合驱具有优良的超低界面张力、黏弹性和乳化性能,在中高渗油藏中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复合体系的性能在运移过程中不断下降,这些优良性能在驱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随着渗透率的降低,复合驱技术逐渐暴露出“注不进,采不出,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其在较低渗透率油藏中的适应性变差。作为较低渗透率条件下复合驱的接替技术,纳米流体驱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本文以大庆油田复合驱的发展为背景,全面研究和评估了复合驱的各项性能在驱油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复合驱的渗透率局限性;并对复合驱的接替技术SiO2纳米流体驱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明确了纳米流体驱的适用界限,揭示了纳米流体启动残余油的机理。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借助不同长度填砂管物理模型和岩心模型,定量表征了复合驱各数量级界面张力状态、乳化和聚合物弹性的作用范围,以及它们各自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基于以上研究成果,阐释了复合体系各项性能在驱油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和贡献,以及渗透率对各项性能的影响,进而明确了复合驱的渗透率局限性。结果表明,复合驱中超低界面张力状态维持距离不足井距的40%,且主要作用在剩余油较少的注入端,复合驱在超...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DOI:

    10.27643/d.cnki.gsybu.2021.000079

  • 分类号:

    TE357.46

导师:

侯吉瑞;

学科专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411 页数:186 大小:4372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