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致密油藏气水交替驱渗流机理及参数设计方法
何敏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摘要:低渗致密油藏渗透率低,注水开发无水采油期短,含水上升快,气水交替技术是可以有效抑制水窜和气窜的重要方法。然而气水交替过程中尚存在复杂的油气水三相渗流,关于低渗致密油藏复杂孔隙形态中油气水三相分布等问题研究较少,直接影响了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本文首先开展了低渗致密储层的三维数字岩心重构,分析评价了圆形及角形孔隙中的水膜动力学,进而研究了考虑水膜作用的低渗致密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其次,对气水交替过程中的气相渗流特征开展了研究,建立考虑气体微尺度效应的孔隙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孔隙结构对气相渗流特征的影响。然后,研究了水膜对油气水三相渗流的影响,结合相渗滞后经验模型分析了气水交替过程中不同轮次的相渗特征。最后,基于本文理论研究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相渗滞后及气相滑脱的数值模型,结合SJG区块开展了开发参数设计。本文取得的成果主要有:(1)重构了SJG区块典型岩心的孔隙网络结构。利用高压压汞法获取来自鄂尔多斯东部SJG区块4块岩心的孔径分布,并对结合纳米CT扫描进行数字岩心重构,为后续孔隙网络模拟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重构后的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7.64%和0.14 m D,与实验测量...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DOI:
10.27643/d.cnki.gsybu.2021.000213
- 分类号:
TE357
导师:
李相方; 胡永乐;
学科专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182 页数:179 大小:8680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制[D]. 乔俊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致密砂岩气藏狱渗区内气水两相渗流规律研究[D]. 莫非.西南石油大学 2019
- [3]碳酸盐岩有水气藏气水同采技术研究[D]. 陈万钢.成都理工大学 2014
- [4]苏里格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动力学机制与气水分布特征[D]. 赵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2
- [5]河南油田低品位油藏开发经济评价研究[D]. 韦方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 [6]典型油藏微生物群落解析及驱油机理研究[D]. 黄立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4
- [7]含水油藏注蒸汽开发机理及油藏工程研究[D]. 刘顺生.西南石油学院 2004
- [8]致密油藏衰竭开采压力传导规律与吞吐开发动态研究[D]. 汤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2
- [9]基于伴随方法的注水油藏生产优化和参数估计[D]. 孙艳彬.西南石油大学 2020
- [10]致密油藏深部堵水—吞吐复合技术[D]. 李秋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