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孔隙弹性效应在震后形变与诱发地震中的研究与应用

杨浩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摘要:地震的发生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天然地震与诱发地震的关注度也随之不断提升。地震本身需要经历孕震,破裂与震后调整三个阶段,而其中与地下流体相关的孔隙弹性效应对震后过程和诱发地震的应力扰动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震后调整过程以及诱发地震的应力扰动模式,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孔隙流体在震后阶段以及诱发地震中的作用机制。而随着观测手段与理论模拟方法的不断进步与成熟,以及与工业生产所关联的诱发地震事件的不断激增,为我们研究与地下流体相关的震后过程和诱发机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尽管人们很早就将与流体相关的孔隙弹性回跳作为一种震后形变机制进行研究,然而在震后阶段专门针对其而进行的研究还较少。尤其是对其在俯冲带地震中震后的具体时空分布特征,在不同阶段的响应强度等还有着诸多的不了解。除此之外,与流体注入行为相关的诱发地震活动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但是在流体抽注共存的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行为的耦合分析还比较少,相应的许多地震活动的诱发机理也不清楚。因此,我们联合空间大地测量和孔隙弹性理论方法,开展了对抽注水引发的孔隙弹性效应及重力效应,俯冲带自然... 更多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 专题:

    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 DOI:

    10.27602/d.cnki.gkwws.2022.000086

  • 分类号:

    P315.728

导师:

孙和平;

学科专业: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90 页数:106 大小:10812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