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地下水系统中有机质埋藏对砷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分子组成及热力学约束
赵琪
中国地质大学
摘要:高砷地下水的空间异质性问题是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沉积物中天然有机质(NOM)组成(特别是其生物活性)是控制地下水中砷释放的关键因素,而NOM组成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解析沉积环境—NOM—As链式作用过程是研究砷空间异质性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目前国内外研究多从微观尺度研究NOM组成对砷迁移转化过程的机理,缺乏从宏观沉积环境演化角度研究NOM组成及其对砷空间异质性分布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从沉积环境演化视角出发,结合分子尺度有机质表征技术(FT-ICR-MS)与热力学机理分析,识别了控制沉积物有机质丰度与分子生物活性的关键环境因素,明晰了沉积物有机质作为关键电子供体和能量来源驱动的砷释放过程,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砷空间异质性形成机制。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江汉平原地下水中砷含量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砷浓度较高的变异系数(293%)显示其具有强变异性;地统计变异函数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中砷含量具有中等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小尺度(<5 km)上的变异对于研究区地下水中砷浓度总变异较为重要,临近样点的井深差异和(或)小尺度上沉积环境变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 更多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 专题:
地质学; 地质学
- DOI:
10.27492/d.cnki.gzdzu.2022.000341
- 分类号:
P641.3
导师:
甘义群;
学科专业:
水文地质学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355 页数:133 大小:6981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D]. 周俊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5
- [2]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7页岩层系富有机质形成及含油特征研究[D]. 陈小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3
- [3]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富有机质混积岩特征及其形成环境[D]. 曲长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
- [4]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有机质特征及其富集机理研究[D]. 李晓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细菌成矿作用机制及相关生物矿物有机质解析[D]. 刘海龙.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深层无机流体-有机质作用生气机制及判识[D]. 翟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3
- [7]南海几个典型冷泉区浅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甲烷和溶解无机碳循环估算及甲烷渗漏模式[D]. 张艳平.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
- [8]黔南地区下石炭统打屋坝组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模式[D]. 梁宇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2
- [9]陆-海交互带沉积物有机质再矿化的动力机制[D]. 魏琳.厦门大学 2021
- [10]水环境中的溶解有机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学研究[D]. 傅平青.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