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煤阶煤层气开发储层渗透性差异演化机制研究
赵天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要:国内外煤层气区块皆面临单井产量差异大的问题,本文从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的沉积成因入手,以韩城板桥区块煤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宏观煤岩类型测井反演技术及生产数据分析,首次定量刻画了储层宏观煤岩类型对研究区产量差异的控制作用。以不同宏观煤岩类型储层气水渗透性差异演化为切入点,基于系列物理模拟与理论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型储层气水相对渗透性差异演化的三种主要控制机制。基于流体力学和岩体力学基础及大量及严格的数学推导,分别构建了三种机制控制下的绝对及相对渗透率演化数学模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COMSOL,建立煤层气开发数值模型,定量刻画了三种机制控制下储层渗透性差异演化对宏观煤岩类型控产的贡献值。 1)基于测井反演方法预测了煤储层宏观煤岩类型展布,构建了煤岩类型非均质性评价指标。结合生产数据,首次定量刻画了储层宏观煤岩类型非均质性对储层单井产量差异的控制作用。指出了煤储层平面光亮程度以及垂直稳定程度与储层产气量有显著相关性。 2)基于对开发过程中储层介质分阶段形变的理论分析,指出了基质收缩效应对储层渗透率的演化存在双重控制机制,即除了通过减小围压产生间接影响外,还能通过直接影响孔隙度产生影响。...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DOI:
10.27493/d.cnki.gzdzy.2023.000012
- 分类号:
TE311
导师:
许浩;
学科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72 页数:125 大小:8927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考虑煤粉影响的煤层气开发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王铭伟.西南石油大学 2016
- [2]鹤壁矿区煤层气水平井分段水力压裂工艺参数优化及应用[D]. 张文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
- [3]贵州省薄—中厚煤层群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与技术[D]. 徐宏杰.中国矿业大学 2012
- [4]薄-中厚煤层群构造煤应力释放煤层气开发机理与工艺研究[D]. 舒永.中国矿业大学 2023
- [5]煤层气开发的地质力学条件及煤储层稳定性研究[D]. 章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
- [6]煤层气径向水平井压裂裂缝形成机制与参数设计研究[D]. 付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 [7]煤层气开发中固相微粒的成因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D]. 姚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