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释放构造煤煤层气开发储层流体运移机制研究
王鹤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难开采的构造煤储层广泛分布、构造煤煤层气资源占比大。已有工程实践表明压裂储层激励—疏水降压—解吸采气煤层气开发理论技术无法适用于碎软低渗富气高应力的构造煤储层,主要原因是压裂储层激励难于形成有效缝网和支撑,储层改造效果差。因此,水平井可控造洞穴诱导应力释放储层激励—体积应变降压—解吸采气构造煤煤层气开发理论技术的提出,为实现原位构造煤煤层气高效开发和地面钻井煤气共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尽管应力释放构造煤煤层气开发理论技术已历经15年探索发展,但构造煤储层孔裂隙结构对脉动荷载诱导应力释放的响应机理与应力释放区流体运移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仍亟待深入研究。 学位论文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构造煤原位煤层气水平井洞穴卸压开发模拟实验系统》(No.41727801),以淮南矿区典型构造煤储层为研究实例,在充分认识研究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及储层特征的基础之上,采用物理模拟与实验测试、数据与理论分析、建模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建立了构造煤试样宏-细观力学参数多元函数关系,查明了循环荷载和应力释放条件下构造煤煤岩内部孔裂隙结构响应特征,揭示了地质-工程条件下构造煤储层...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 DOI:
10.27623/d.cnki.gzkyu.2024.000102
- 分类号:
TE37
导师:
桑树勋;
学科专业: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51 页数:150 大小:8232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单一厚煤层应力释放构造煤煤层气开发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D]. 王梓良.中国矿业大学 2024
- [2]塔里木盆地塔中Ⅱ号构造带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D]. 马锋.中国石油大学 2007
- [3]济阳坳陷变换构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张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
- [4]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构造—沉积分析[D]. 张翠梅.中国地质大学 2010
- [5]准噶尔南缘构造沉积演化及其控制下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D]. 白斌.西北大学 2008
- [6]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建模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庄锡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
- [7]南堡油田第三系构造精细解释和油气成藏控制作用[D]. 李学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 [8]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成藏差异性特征研究[D]. 斯尚华.中国地质大学 2013
- [9]南堡凹陷东营组构造层序地层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姜华.中国地质大学 2009
- [10]贵州月亮田矿构造煤甲烷解吸滞后行为及微观机理[D]. 路冠文.中国矿业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