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中储层物性特征演化及注采优化研究
徐路路
吉林大学
摘要:二氧化碳(CO2)地质封存是一项能够有效缓解全球变暖的CO2减排技术。废弃油藏因良好的圈闭特征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而备受封存选址青睐。为了评估CO2长期封存的安全性,需要查明CO2注入对储层物性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改造作用,以准确预测CO2在深部地质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由于致密砂岩的孔隙结构复杂且具有多尺度特征,导致了渗透率的准确预测存在困难,其主控因素不明确,进而难以揭示渗透率对CO2作用下的水文地球化学响应机制,这将对不同开发历程导致的不确定性下非均质储层中CO2长期封存安全性评价带来了挑战。 为应对上述挑战,本研究研发了一种融合可解释机器学习的渗透率预测算法,实现了致密砂岩渗透率的准确预测,解析了模型的主控因素及其协同作用机制;通过CO2-水-岩相互作用实验,查明了CO2对致密砂岩多尺度孔隙结构的改造机制,揭示了渗透率演化机理,并构建了分形渗透率演化模型;通过耦合演化模型开展CO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 DOI:
10.27162/d.cnki.gjlin.2024.008026
- 分类号:
TE357;X701
导师:
蔡美峰;
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556 页数:197 大小:12468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三角洲前缘相储层物性特征及调整方法研究[D]. 刘性全.浙江大学 2007
- [2]页岩渗透率测量方法与模型研究[D]. 王超林.重庆大学 2019
- [3]煤渗透率改进模型及煤中气体流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 臧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
- [4]预损伤花岗岩本构模型及渗透率演化研究[D]. 缪易辰.四川大学 2021
- [5]注气开采方法对油藏渗透率的适应性[D]. 苏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1
- [6]复合驱与纳米驱的渗透率适应界限及相关机理研究[D]. 尚丹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1
- [7]基于深度强化学习二氧化碳驱注采动态优化研究[D]. 李荣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2
- [8]煤层气排采过程储层水-有效应力-渗透率联动演变机制[D]. 韩江.中国矿业大学 2022
- [9]煤层气储层孔裂隙多尺度渗透率预测和流固耦合模型[D]. 陈俊国.中国矿业大学 2016
- [10]含水条件下煤储层应力—渗透率及煤层气开发应用研究[D]. 雷钧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