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2-07 15:44:0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生态功能分区识别: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为例

张扬邱瑶张琰

zhyan92@126.com

戴晓爱

  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数字胡焕庸线研究院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摘要: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协同/权衡关系时空演变特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时空演变特征划分生态功能分区,对生态系统管理和国土空间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为研究区,在评估4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综合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确定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权衡关系,运用自组织映射网络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并进行生态功能分区,最后利用冗余分析探究各生态功能分区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0 ~2020年研究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整体有所提升,而碳储存、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整体有所下降。②从整体上来看,各生态系统服务对均表现为协同关系;而在局部空间上协同和权衡关系并存。③根据生态系统服务簇时空演变轨迹将研究区分为稳定功能区和波动功能区这2个生态功能大区,然后进一步细分为优势服务区、生态脆弱区、生态均衡区、生态风险区、重点保护区、生态调控区、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提升区这9个生态功能小区。④各功能分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受自然-社会因素的共同驱动,其中气象和植被覆盖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地形因素,最后是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功能分区的驱动因素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可为... 更多
  • DOI:

    10.13227/j.hjkx.202409255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 分类号:

    X171.1

中国知网独家网络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625 页数:21 大小:2102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