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文化传承新论
李留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摘要:《诗经》滋养了个性鲜明的中华文化,塑造了含蓄优雅、仁爱中和的民族性格,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先民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诗经》文化的传承需要考虑它的特点。《诗经》是歌咏的乐歌,是民俗的展演,其最具代表性的地理空间在溱洧河畔。建议在溱洧交汇处创建风雅溱洧园,培育音乐之都、爱情之都、《诗经》名物之都,使之成为《诗经》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心,从而推动郑州文化品位提升,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文化
- 分类号:
I207.22;G127
中国知网独家网络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诗经》文化传承新论[J]. 李留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02)
- [2]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婚姻礼俗[J]. 梁英. 北方文学. 2019(35)
- [3]从《诗经》《仪礼》和节日习俗看周代女子社会地位的双重性[J]. 母丹. 百科知识. 2020(12)
- [4]《诗经》中的黄河文化符号解读[J]. 董雅茜,李圣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18)
- [5]河南省《诗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朱晓涵. 名家名作. 2024(12)
- [6]从《诗经》背后了解古人的嫁娶风俗[J]. 张晓暖. 作家天地. 2024(04)
- [7]浅析《诗经》中婚俗文化中的“扬”与“弃”[J]. 于学静. 汉字文化. 2021(14)
- [8]《诗经》中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J]. 傅陈颖. 汉字文化. 2024(11)
- [9]《诗经》恋爱诗中的赠礼现象研究[J]. 陈强. 青年文学家. 2021(22)
- [10]《诗经》婚恋诗的真善之美[J]. 阴肖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