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理论研究问题的若干思考
居易
摘要:<正> 公共关系学发展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承认.无论是政界、工商企业界、文化教育界和其他各行各业,善于依据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来考察和评价自我的工作及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基本掌握公共关系的工作方式和技巧并付之于行动的组织和个人正与日俱增.尤为可有的是,年青的一代对公共关系学好象更为偏爱,他们普遍地对其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热情,从而使这门学科更显示出一种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就一门初创的新兴学科而言,这种独特的现状和其展现出的令人向往的前景确实是罕见的,因而也须倍足珍惜.
- DOI:
10.16061/j.cnki.cn46-1076/c.1989.03.003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 专题:
社会学及统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实现《公共关系学》教学实践性特点的方法[J]. 胡淑芳. 中国高教研究. 2001(05)
- [2]论公众研究在公共关系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地位[J]. 黄东升. 中国高教研究. 2006(07)
- [3]广东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与展望[J]. 廖为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04)
- [4]卫生公共关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毛磊. 中国社会医学. 1993(06)
- [5]一部颇具特色的公共关系学新著[J]. 邓仁娥.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3)
- [6]实践的抽象与理论的回归──《中国公共关系学》评析[J]. 董玉英. 人文杂志. 1994(04)
- [7]公共关系学的特点及其自学方法[J]. 张践. 成人高教学刊. 1995(01)
- [8]《公共关系学》学习辅导[J]. 秦生. 甘肃理论学刊. 1996(04)
- [9]公共关系学基本知识讲座[J]. 布衣. 内蒙古保险. 1996(03)
- [10]《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J]. 陈凌明.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