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的哲学精神方向
王志功
摘要:论(诗经》的哲学精神方向王志功《诗经》不是哲学著作。但《诗三百篇》始终是哺育中国哲学和哲学家成长的重要的营养源泉。一、事无近人:《诗经》神人关系中的人文主义因素我国周代人的地位上升,神的影响下降。创作于公元前11至前6世纪的《诗经》,鲜明生动地表现了...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试析《诗经》的人文精神[J]. 陈玲.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2]继承《诗经》优良传统 发展新文艺[J]. 周颖南.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 [3]《诗经》中战争类诗歌感情透析[J]. 孙恒. 唐山文学. 2018(12)
- [4]为《诗经》作传[J]. 李山. 传记文学. 2021(02)
- [5]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J]. 廖群. 文学遗产. 2000(02)
- [6]《诗经》草木虫鸟研究回顾──兼论《诗经》草木虫鸟文化科学观[J]. 孙关龙. 学习与探索. 2000(01)
- [7]《诗经》历程[J]. 周远斌. 北方论丛. 2000(06)
- [8]解读《诗经》中的水边恋歌[J]. 潘莉. 贵州文史丛刊. 2000(05)
- [9]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鲁洪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 [10]《诗经》中的鱼文化[J]. 洪湛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