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林祥征
摘要:<正>首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8月10日至14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来自大陆,港台、美国、新加坡,韩国等136名学者出席了这一盛会。会议期间成立了以夏传才为会长的中国诗经学会。这次提交大会的论文共94篇,现依《诗经》文艺学、《诗经》文献学、《诗经》文化社会学,《诗经》美学,《诗经》学史,海外《诗经》学六类分别评述如下: 一、《诗经》文艺学 《诗经》是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一直是中国人的经典。然而,它毕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它的研究首先应该是艺术的,这次为会议提供了这个专题的论文达16篇之多,体现了学术的进步。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诗经》历程[J]. 周远斌. 北方论丛. 2000(06)
- [2]《诗经》梦幻文学审美[J]. 李金坤. 邯郸师专学报. 2002(01)
- [3]《诗经》、《楚辞》龙凤文化审美[J]. 李金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 [4]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J]. 赖旭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 [5]简析《诗经》中以植物起兴的文化基础[J]. 丁桂英.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 [6]源于《诗经》的题名[J]. 薛吉辰. 咬文嚼字. 2006(10)
- [7]《诗经》《楚辞》比较研究的新探索——评《风骚比较新论》[J]. 刘刚,李莹.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6)
- [8]论诗歌复译的必要性——浅析《诗经》三种英译本[J]. 陈宏川.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 [9]论《诗经》中的爱情诗[J]. 唐庭媛. 科技咨询导报. 2007(04)
- [10]论《诗经》中的爱国精神[J]. 张靖,石兰思. 传承. 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