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论《诗经》接受的二重性

郭芳

  青岛社会科学院 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诗经》文本在远古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语义上产生了文化断裂,影响到历代对《诗经》文本的接受与解读,而历代对语义缺失的诗本义的接受取决于历史的发展、生活的环境、政治的变迁以及时人的思想观念,因而对于同一文本的诗三百,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出于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解读,表现出或侧重于政治经典,或侧重于文学经典;或具神圣色彩,或具世俗性;或以道学阐释,或以真情感悟的接受差异性。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71 页码:25-28 页数:4 大小:341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