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无我的唯识学读解
袁政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摘要:缘起,指世间一切事物的生起、存在与消亡,都是在原因与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这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所证悟的内容,也是全部佛教理论的基石。在对缘起无我的理解上,唯识学有着不同于小乘和大乘空宗的独特见解,如提出阿赖耶识缘起,将法无我设定为唯识无外境,等等。
- DOI:
10.16523/j.45-1319.2008.01.012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宗教
- 分类号:
B94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J]. 胡晓光. 法音. 1999(07)
- [2]心理学、认识论还是本体论——对大乘唯识学的整体界定[J]. 吴可为. 浙江学刊. 2001(04)
- [3]论佛教唯识学的对象理论[J]. 魏德东. 思想战线. 1999(04)
- [4]论佛教唯识学认识论中的主体意识[J]. 王健. 世界宗教研究. 1998(03)
- [5]浅议唯识学的种子论[J]. 胡晓光. 法音. 1999(04)
- [6]唯识学的世界观——从生存论角度看[J]. 陈鑫. 法音. 2017(02)
- [7]唯识学与道学思想关系嬗变的四个历史阶段[J]. 袁宏禹.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8]唯识学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上)[J]. 袁经文. 法音. 2012(07)
- [9]百年的唯识学研究[J]. 黄夏年. 社会科学动态. 2000(01)
- [10]心识的力量——太虚唯识学思想研究[J]. 佛学研究.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