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伦理关怀意蕴
陶艳华何昱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摘要:马克思认为奴隶制、封建制时期国家与社会是同一的、重合的,这种现象导致了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泯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与社会是分离的,这种分离具有历史进步性,同时也带来了人的生活的二元化与人的本质的异化。只有国家复归于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思想中,内含着对人的自由、本质、发展的伦理关怀意蕴。
- DOI:
10.13904/j.cnki.1007-1539.2009.01.019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伦理学
- 分类号:
B82-05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市民社会与当代伦理共同体的重建[J]. 陆树程. 哲学研究. 2003(04)
- [2]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自由与责任:政府、企业和市民社会——第二届中国经济伦理国际研讨会综述[J]. 顾逊里.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11)
- [3]黑格尔市民社会伦理观对转型期中国市民社会伦理建设的启示[J]. 王宏伟. 法制与社会. 2009(27)
- [4]“市民社会”与现代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J]. 樊浩. 江海学刊. 2000(06)
- [5]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正义批判思想探论[J]. 李长成. 伦理学研究. 2019(01)
- [6]论市民社会伦理精神范式[J]. 陈创生. 岭南学刊. 2010(06)
- [7]浅析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伦理观[J]. 余圣琪. 法制博览. 2016(26)
- [8]孟子的群己关系思想[J]. 李浩勇. 今古文创. 2024(31)
- [9]关于孔子美善关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一点思考[J]. 章渊. 云南电大学报. 2002(03)
- [10]财产权视域下的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辨析——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J]. 孙子豪. 宁夏党校学报. 2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