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乐章的娱悦性及审美
李婷婷
聊城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诗经》作为具有明确实用目的的雅乐,也是具有艺术审美意义的乐章,不乏审美娱悦性。其审美娱悦性,映射着周代统治者对其实用价值的欲望和追求。因而,周礼"制中"的原则规范着《诗经》的美学取向只能是中和之美。其所体现的中和之美,不仅对于当时及后代的文学艺术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审美定势在潜移默化中积淀;而且,对于儒家崇尚中和之美的文艺观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诗经》乐章所体现的中和之美的价值论色彩、正确性原则、普遍和谐观以及朴素辩证法之影响,也许永远不会消失。
- DOI:
10.14112/j.cnki.37-1053/c.2010.06.016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J]. 廖群. 文学遗产. 2000(02)
- [2]《诗经》草木虫鸟研究回顾──兼论《诗经》草木虫鸟文化科学观[J]. 孙关龙. 学习与探索. 2000(01)
- [3]《诗经》历程[J]. 周远斌. 北方论丛. 2000(06)
- [4]解读《诗经》中的水边恋歌[J]. 潘莉. 贵州文史丛刊. 2000(05)
- [5]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鲁洪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 [6]《诗经》中的鱼文化[J]. 洪湛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03)
- [7]化怨为群——论《诗经》怨愤诗的文化特质[J]. 陈洪波.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0(03)
- [8]从“圣”到“凡”的跌落——魏晋南北朝《诗经》的文学接受[J]. 龙向洋. 琼州大学学报. 2000(04)
- [9]浅谈《诗经》比兴的特点[J]. 黄桂凤. 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1)
- [10]《诗经》比兴研究概述[J]. 黄桂凤. 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