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曹操引用《诗经》的文学史价值

张振龙

  信阳师范学院  

摘要:从曹操引用《诗经》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有借用意象,直引原句、篇目,整合概括句子入诗入文等形式。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引《诗》的目的主要在于实用,宋玉作品中出现了对《诗经》的审美性化用,但不占主流。两汉时期,文人作品中对《诗经》的引用以经学化用为主。汉末《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突出了对《诗经》引用的文学性与审美性,但缺少对被引用对象意义的新的理解、阐释。到了曹操,创造性地发展了对《诗经》文学性引用或审美性引用的传统,通过引用,注入了自己对被引用对象意义的新的理解、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开启了建安其他文人引用《诗经》的新风尚。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559 页码:117-121 页数:5 大小:130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