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诗经》中的“他者”女性形象
陈醒芬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摘要:<正>《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大体分为女性"自我形象"和女性"他者形象"两大类。在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女性在男性眼中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是他们的附庸,男性依照自己的需要与喜好创造出了他们所认可的女性形象,又用自己的口吻定义了多种女性形象。"淑女"和"奔女"两种女性"他者"形象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DOI:
10.16129/j.cnki.mysdx.2013.07.013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诗经》意象在《楚辞》中的衍变[J]. 李香麟.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8(05)
- [2]驾舟与乘车——《诗经》婚恋诗蠡测[J]. 李颖. 中国文化研究. 2012(01)
- [3]从性别视角论《诗经》中积极的女性形象[J]. 马路路.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10)
- [4]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J]. 廖群. 文学遗产. 2000(02)
- [5]《诗经》草木虫鸟研究回顾──兼论《诗经》草木虫鸟文化科学观[J]. 孙关龙. 学习与探索. 2000(01)
- [6]《诗经》历程[J]. 周远斌. 北方论丛. 2000(06)
- [7]解读《诗经》中的水边恋歌[J]. 潘莉. 贵州文史丛刊. 2000(05)
- [8]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鲁洪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 [9]《诗经》中的鱼文化[J]. 洪湛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03)
- [10]化怨为群——论《诗经》怨愤诗的文化特质[J]. 陈洪波.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