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西岸西汉先民用海的新发现及对“西汉海侵”的启示
商志文陈永胜姜兴钰王福李建芬施佩歆王宏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要:地质学(古环境重建与AMS14C测年)和考古学研究,发现了位于渤海湾西岸距现代岸线仅5km的大港穿港路采土场贝壳质河口沙坝海滩层上的、具海水捕捞特征的西汉先民短暂居停遗址,及其上覆的、持续约700~800年的1.6m厚海相层。这是渤海湾西岸迄今所发现的距现代海岸线最近的、被海相层覆盖的西汉先民用海遗址。全新世中期海退以来,渤海湾西岸至少有5道主要的贝壳堤——岭地古海岸线,它们的初始年龄分别是6.6~6.2ka cal BP、5.5 ka cal BP、3.3 ka cal BP、2.4~2 ka cal BP和0.9ka cal BP(即4650~4250 BC、3550 BC、1350 BC、450~50 BC和1050 AD)。每一道堤——岭岸线在其形成发育期,均构成当时的海、陆界线:界线向海一侧是古海区、向陆一侧是高水头海水影响的低地。上古林——齐家阜堤——岭岸线形成于战国——西汉时期,岸线后的大面积洼地直至东晋——北魏时期曾频繁地被高水头海水淹浸,穿港路西汉遗址则直接被海相层覆盖,二者共同为"西汉海侵说"提供了地质学证据。
-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5.06.023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海洋学; 中国古代史
- 分类号:
K234.1;P7-09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再谈渤海湾西岸的汉代海侵[J]. 韩嘉谷. 考古. 1997(02)
- [2]海面上升对渤海湾西岸的影响与对策[J]. 夏东兴,刘振夏,王德邻,李绚,吴桑云,李福林.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01)
- [3]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沉积速率对河流供给的响应[J]. 陈永胜,王福,田立柱,李建芬,商志文,王宏,齐乌云. 地质通报. 2014(10)
- [4]渤海湾西岸现代岸线钻孔记录的全新世沉积环境与相对海面变化[J]. 陈永胜,李建芬,王福,田立柱,商志文,施佩歆,姜兴钰,王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02)
- [5]莱州湾西岸人工岸段景观植物筛选及适宜性研究[J]. 左明,刘志国,张士华,王智华,赵磊.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10)
- [6]渤海湾西岸汉代遗存年代甄别——兼论渤海湾西岸西汉末年海侵[J]. 陈雍. 考古. 2001(11)
- [7]渤海湾西岸近百年来海岸线变迁遥感分析[J]. 姜义,李建芬,康慧,钟新宝. 国土资源遥感. 2003(04)
- [8]严谨、求实、创新的典范——评赵焕庭、王丽荣等著《广东徐闻西岸珊瑚礁》[J]. 李平日. 热带地理. 2010(03)
- [9]渤海湾西岸的贝壳堤[J]. 赵希涛,张景文,焦文强,李桂英. 科学通报. 1980(06)
- [10]渤海湾西岸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及其工程性质分析[J]. 张宏,柳艳华,杜东菊.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