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数字人文与数字艺术史浅议

陈亮

  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  

摘要:<正>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与艺术史研究的关系体现于近些年兴起的"数字艺术史"(digital art history),它有时被视为数字人文的一个分支,但近年来的反思则认为它有着不同于数字人文的起源。数字人文源于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即对于计算机在人文研究中的深入运用的理论思考,其标志性事件是意大利的布萨神父(Roberto Busa)于1949年用IBM电脑对托马斯·阿奎那的全集加以标注,以生成拉丁文词语索引。根据苏珊·霍基(Susan Hockcey)的观点,数字人文可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至1970年为发轫阶段;1970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 分类号:

    J110.9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768 页码:9-11 页数:3 大小:886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