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教化 以“美”育人——浅论《诗经》
张瑶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正>《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余篇,于西汉时被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按照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曲,"颂"是宗庙祭祀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不仅是一部具
- 专辑:
政治军事与法律;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诗经》历程[J]. 周远斌. 北方论丛. 2000(06)
- [2]论《诗经》接受的二重性[J]. 郭芳.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 [3]《诗经》、《楚辞》龙凤文化审美[J]. 李金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 [4]论《诗经》的社会功用及其多重价值[J]. 徐志啸.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02)
- [5]《诗经》的形式、内容与表现手法[J]. 张三夕.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 [6]源于《诗经》的题名[J]. 薛吉辰. 咬文嚼字. 2006(10)
- [7]《诗经》《楚辞》比较研究的新探索——评《风骚比较新论》[J]. 刘刚,李莹.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6)
- [8]论诗歌复译的必要性——浅析《诗经》三种英译本[J]. 陈宏川.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 [9]论《诗经》中的爱国精神[J]. 张靖,石兰思. 传承. 2008(22)
- [10]《诗经》中的农具研究[J]. 陈朝鲜. 农业考古.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