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与博物馆
刘健陈晴
上海博物馆
摘要:随着现代数字技术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文社会科学也正在无可避免的受到波及,其中最明显的冲击就是数字人文的出现和迅速成长。那么,博物馆是否需要数字人文的介入?数字人文能否在博物馆中生根开花?这些都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索来予以解答。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档案及博物馆
- 分类号:
G260.7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日本数字人文中的档案学科:角色、作用与方法贡献[J]. 朱一平,祁天娇. 北京档案.
- [2]数字人文视域下文艺研究的数据准备和知识生产——对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J]. 吴春梅. 剧影月报. 2022(03)
- [3]我国档案数字人文研究述评[J]. 江文宇. 参花. 2025(06)
- [4]我国数字人文研究在博物馆中的发展及应用[J]. 原野. 创新科技. 2016(09)
- [5]数字人文兴起及档案工作的参与机制[J]. 吴加琪. 档案与建设. 2017(12)
- [6]穿梭千年:数字人文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J]. 董聪颖. 档案管理. 2018(02)
- [7]基于数字人文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构建和实施研究[J]. 朱令俊. 浙江档案. 2018(12)
- [8]中美档案数字人文项目比较研究[J]. 刘晋如. 档案管理. 2019(02)
- [9]中美档案领域数字人文项目比较研究[J]. 靳文君. 浙江档案. 2019(04)
- [10]数字人文对档案记忆功能实现的启示[J]. 郑爽,丁华东. 档案与建设.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