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数字人文:概念、历史、现状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郭英剑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数字人文"概念具有包容性与演进性的基本特点。"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张力性结合使对"数字人文"概念的理解呈现出多样化与模糊化特征。从概念构建、发展状况、应用情况三个维度对"数字人文"进行阐释探析,可以推动"数字人文"的本土化应用:(一)数字人文是将新兴技术方法运用到传统人文学科研究中的新型学科,是"数字"与"人文"的双向联动。"数字人文"的产生使新技术发展与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二)数字人文学科已发展至成熟阶段,在欧美各高校学科建制中得以体现。(三)以"数字文学研究"为例,文学计算可推动文学理论研究,主要表现为更新研究手段,组建语料库,提高研究效率,彰显人文学科价值。虽近年来已有数个数字文学研究项目在我国成功开展,但我国数字人文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校中创立数字人文专业与专门研究机构,加大对数字人文研究的资助力度是我国发展数字人文的可行之道。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 分类号:

    I0-05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638 页码:190-197+239 页数:9 大小:286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