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野下古代文化圈互动刍议——以尼雅遗址为例
赵洋王广亮郝海霞
山西警察学院治安系
摘要:中国向来是一个开放交流的社会,通过考古发现我们能够找到更多中西文化圈通过丝绸之路积极互动的证据,也能从中进一步发现中古时期草原丝路上游牧民族对各个文化圈社会的交流贡献。
- DOI:
10.16645/j.cnki.cn11-5281/c.2020.11.162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世界历史; 考古
- 分类号:
K878.8;K103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从学习汉语文的启蒙课本说起 尼雅遗址出土汉简小记[J]. 阿迪力·阿布力孜. 中国民族. 2023(05)
- [2]新疆尼雅遗址出土锦护膊的保护修复[J]. 余腾飞. 吐鲁番学研究. 2024(01)
- [3]尼雅遗址:千年风沙中的时光低语[J]. 艾畇圻. 明周刊. 2024(04)
- [4]论尼雅59MN001号墓的时代[J]. 孟凡人. 西域研究. 1992(04)
- [5]小岛和尚与尼雅的最新大发现[J]. 李希光. 科技潮. 1996(09)
- [6]尼雅古建工艺及其相关问题考察[J]. 王宗磊. 西域研究. 1999(03)
- [7]精绝七日:新疆尼雅遗址数字大展[J]. 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25(04)
- [8]尼雅古城废弃原因探析[J]. 李后强,李海龙. 中华文化论坛. 2021(02)
- [9]揭开尼雅王国消失神秘面纱[J]. 科学大观园. 2008(03)
- [10]新疆尼雅遗址95MNⅠM1:43的纤维和染料分析所见中西交流[J]. 宋殷. 敦煌研究.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