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王阳明的《诗经》观及其学术价值

王公山

  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研究所  

摘要:心学家王阳明对《诗经》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孔子删诗说是合理的,圣人删去繁文,后儒却强加上;"淫诗"非孔子所选,而是汉儒在秦火后附会之作;"《六经》皆史",以劝善惩恶为目的;《诗经》是心的记籍,"吾心"是第一性的,《诗经》是第二性的,世人重训诂轻心性是舍本趋末、背道而驰。王阳明的《诗经》观传播了唐宋以来的疑经精神,助长了明清的疑古思潮;承传了前人的经史观,催发了清人"《六经》皆史"的经典观;发展了"《六经》皆我注脚"的阐释观,激发了学术界研究经典的创新意识。其《诗经》观虽非独创,却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之上阐扬发挥,扩大了前人《诗经》观的社会影响,开启了后学思路,其学术价值应该受到学界的重视。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哲学

  • 分类号:

    I207.22;B248.2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14 页码:129-136 页数:8 大小:2457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