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与藏传金铜佛
金维诺
摘要:<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艺术既有几千年所逐渐形成的深厚传统,又具有丰富的多民族特色,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艺术也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早期,新疆鄯善地区的佛教艺术具有较多犍陀罗影响,而龟兹艺术却明显富有了龟兹特色,并影响到了周边地区。甘肃河西地区十六国时期出现了凉州样式,进入内地后,魏晋南北朝有了以艺术家戴逵父子、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宗教; 考古; 文艺理论
- 分类号:
J19;K879.3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山西佛教艺术的融合与创新[J]. 杨菊. 收藏家. 2021(12)
- [2]5—6世纪中亚与中国佛教艺术之关系研究——以卡拉贴佩佛寺壁画为例[J]. 祁晓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23(03)
- [3]中国佛教艺术“模式”的定义与内涵分析[J]. 常青. 美术大观. 2024(12)
- [4]丝绸之路上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对象形式——论法门寺文物的历史审美意义[J]. 常智奇. 文艺争鸣. 2020(01)
- [5]佛教艺术市场,重现热潮?[J]. 王微言. 中国拍卖. 2025(04)
- [6]敦煌佛教艺术的再认识[J]. 史苇湘. 文史知识. 1988(08)
- [7]中国佛教艺术的变化[J]. 李明娟. 知音励志. 2016(10)
- [8]印度教艺术对佛教艺术的影响[J]. 杨鹏. 艺术品鉴. 2017(08)
- [9]佛教艺术[J]. 张建宇. 世界宗教文化. 2015(04)
- [10]佛教艺术[J]. 廖旸. 世界宗教文化.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