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文物编目规范化进程
石倩雯黄明玉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增多、类别不断丰富,以供展陈、研究的文物范围不断扩大、调用次数也逐渐增多,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著录信息不完整、填写不规范等问题,加之尚未形成统一的编目规则和相关规范以约束、解决该问题,所以文物编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被列入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议题。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经济与管理科学
- 专题:
档案及博物馆; 旅游
- 分类号:
G269.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从“死档”成因谈附件的著录与编目[J]. 北京档案. 2006(01)
- [2]编目素材[J]. 上海集邮. 2022(01)
- [3]档案数据编目:架构、业务流程与功能[J]. 贾君枝,张绪阳,张贵香. 档案学通讯. 2024(01)
- [4]浅谈工程设计档案整理和编目[J]. 房宏伟. 兰台世界. 2008(23)
- [5]新的编目形式和内容[J]. 杜定友. 文物参考资料. 1953(02)
- [6]谈文物登记编目方法[J]. 傅振倫. 文物参考资料. 1953(04)
- [7]《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系列谈之八:编目[J]. 稽观桦. 中国档案. 2001(11)
- [8]一个档案人的心路历程[J]. 桂玉兰. 北京档案. 2013(06)
- [9]谈谈计算机软(光)盘文件的归档与整理[J]. 吴瑞山. 档案学研究. 2001(05)
- [10]我党文书档案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文件——《关于档案整理编目的规定》[J]. 马淑德. 档案工作. 198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