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生态学意蕴

姚修杰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已经严重侵蚀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马克思看来,这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产生断裂导致的结果。这一结果不仅使人脱离了自然,同时也使人在产品交换的过程中脱离了正常的交换关系,进而在资本追逐利润的刺激下加倍地对自然进行掠夺。我们把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归结为近代以来的主体性膨胀以及以此为基础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生态危机的出现和人之劳动的异化都根本性地指向这一制度。显然,要想根本性地克服这一问题,就必须从资本主义的资本私有制走向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即从主观性走向客观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所提供的客观性维度不仅消解了主体性的膨胀所带来的任意性和自私性,还能够使人获得劳动解放的同时达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一来,生态危机的解决就与人的解放达到了统一。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政治军事与法律

  • 专题: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X2;A81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096 页码:26-35+191 页数:11 大小:133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