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从“硕”字看《诗经》的审美倾向

宋仕丽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文学院  

摘要:在《诗经》中,“硕”字经常出现用来描述男女的好貌,似与今天的审美观念背离,因此,要试图理解《诗经》时代的审美,也要从“硕”字入手。通过字形分析并结合文本,归纳出“硕”在《诗经》中主要包含“大”和“大德”两个义位;从色彩义的角度看,“硕人”在《诗经》中是美人的代名词,“硕”在修饰其他事物时也往往含有褒义。从民族文化内涵来看,这种以“硕”为美的审美观念主要与先民的物质生存意识和生殖崇拜有关,反映了先民从实用性角度生发出来的较为质朴的原始审美理念。 
  • DOI:

    10.16129/j.cnki.mysdx.2023.10.010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428 页码:46-49 页数:4 大小:3251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