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诗经》的婚恋阐释与汉代儒学的重建

邓静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爱情婚恋诗是《诗经》的一大主题,但在经学阐释的影响下,成为儒家精神载体。汉代儒士以经释诗,发挥诗歌的讽谏功能进行“刺时”,儒学逐渐回归政治中心,儒生可借用灾异祥瑞达到对天子权力制约的目的。进入“天变不足畏”的宋代,欧阳修、朱熹开始辩证看待《诗经》中的爱情诗,将其纳入义理范围,把大多的婚恋视作“淫奔”。从“刺时”到“刺奔”的转变,表明随着皇权的巩固加深,对经典的阐释逐渐丧失其对天子的制约作用,道德枷锁指向下层民众,儒生们日渐丧失先秦儒家的人文关怀精神。以上婚恋诗主题阐释的演变反映了思想的演变,也是儒学精神的变迁。 
  • DOI:

    10.13900/j.cnki.jbc.2024.03.020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471 页码:30-36 页数:7 大小:1369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