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翻译与数字人文研究的“任务”
袁筱一甘露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大语言模型对包括外语学科在内的人文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大语言模型相对传统机器翻译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前提下,本文从文学的根本问题出发,阐释了作为拓展语言处理可能性工具的大语言模型的“模仿”本质,重新审视人文研究在数智时代的生存境遇,提出了未来数字人文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最后从语言之于人类的意义、数字人文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对人类理性的再思考、数字人文的人文依归出发,指出了数字人文研究的人文本质,旨在就大语言模型与包括外语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翻译研究的方向提供思考与研究借鉴。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中国语言文字;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 分类号:
TP399;H085;I046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传承与创新:数字人文视域下湖南方言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 周令航. 参花. 2024(29)
- [2]借器之势,出道之新——“数字人文”浪潮下的古典文学研究三人谈[J]. 王兆鹏,郑永晓,刘京臣. 文艺研究. 2019(09)
- [3]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J]. 王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0(02)
- [4]数字人文中的文学话语研究——理论和方法[J]. 秦洪武. 中国外语. 2021(03)
- [5]在“远读”与细读之间——“数字人文”与数字时代的文学、历史研究[J]. 王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06)
- [6]新时代面向翻译人才培养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J]. 宣伟. 信息系统工程. 2023(12)
- [7]海峡两岸数字人文领域重要术语的对比分析及其差异研究[J]. 王逍晴,淳靖. 中国科技术语. 2024(04)
- [8]如何在“建造”中思辨?——数字人文论争反思[J]. 赵薇. 山东社会科学. 2024(10)
- [9]引领新时代中俄数字人文交流互鉴——首届“数字人文:经验、问题与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邹金娜,关秀娟. 外语学刊. 2024(06)
- [10]国际“数字人文”研究语言文学类论文可视化分析(2010—2023)[J]. 梁彪.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