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绝非“罪大恶极”——体认语言学的发展
王寅
四川外国语大学
摘要:创新思维不能剑走偏锋,学术批评当忌言过其实,语言学理论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至今。当今亦已成为主流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CL)也经历了“始发、完善、主流、反思”这几个阶段。达布罗斯卡(E. Dabrowska)以“认知语言学七宗致命重罪”为题指出它犯有七大重罪,这一评价极为不妥。她未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到CL的学术价值,批判了现代语言学两位大师索绪尔的“语言先验论”和乔姆斯基的“语言天赋论”,将语言研究带入后现代哲学时代。学术研究不可怀“愤青”之心,而应行“继发”之为。CL的缺陷不全在于她所列数的“七宗重罪”,可用“体认语言学(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 ECL)”加以弥补,“体”和“认”二字分别强调了语言研究中的“唯物论”和“人本观”。本文还认可后现代哲学的“象豹观”和“多元化”,主张群言堂,否定极端论,据此学者应持“风物长宜放眼量”和“海纳百川天地阔”的心胸,不断推动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语言文字
- 分类号:
H0-05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语言·言语及言语的语言学[J]. 林静蔚.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5)
- [2]符号与意义——巴特符号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比较研究[J]. 吴晓峰. 湖南社会科学. 2003(04)
- [3]观念·方法·应用——《认知语言学》简评[J]. 黄缅.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02)
- [4]语言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跨学科思考[J]. 钟守满,刘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5]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互补与融合[J]. 陈丽霞,孙崇飞.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03)
- [6]语言学及其发展[J]. 王德春.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03)
- [7]语言学的新天地[J]. 约翰·莱昂斯,榕培.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89(01)
- [8]语言学的发展与研究方法的创新[J]. 纪秀生.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1)
- [9]什么是现代语言学[J]. 余志鸿. 语文研究. 1993(01)
- [10]试析现代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J]. 李芳. 长白学刊. 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