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帝京与藩屏:明代房山诸寺与大同华严寺的元素组织及意义表达

陈捷张昕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建筑系  

摘要:本文聚焦于京郊房山灵鹫寺、环秀寺与大同华严寺等“边缘”寺院,通过引入宗藩制度及驻军、监军制度等线索,梳理了明代流行信仰、经籍文本、元素体系在宗室、宦官、臣僚、名僧、工匠等多元群体推动下,于各地营建中的不同呈现。重点分析了彼时营建活动在微观层面的差异性与灵活性特征,如灵鹫寺秩序构建的统一与平衡、环秀寺对装饰性的特别关注、华严寺重修时意义与装饰的并重等现象。进而探讨了明代中期佛寺宗教元素组织与意义表达中富有竞争性的多样化、装饰化倾向,及其顶部空间处理观念与手法的嬗变。 
  • DOI:

    10.13318/j.cnki.msyj.2024.01.011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古代史; 考古; 宗教

  • 分类号:

    K248;B947;K879.1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347 页码:51-60 页数:10 大小:3447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