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尚奇趣味与晚明绘画的艺术观念转型

张爱坤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  

摘要:晚明时期,一般认为是从万历元年(1573)明神宗即位到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之变”。这一时期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影响之下,尚奇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并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影响到绘画创作,晚明绘画在笔墨、形象和赋彩三方面都呈现出迥异于前代的新奇面貌。对这种绘画面貌进行考察和剖析,可以看出晚明绘画在艺术观念层面的深刻转型,具体表现为: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之间身份边界逐渐消解、画家个性化的身份特征和画家主体性被凸显,以及高度繁荣的商品经济影响下商业意识向艺术活动的渗透。在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当中,这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次萌芽。 
  • DOI:

    10.16129/j.cnki.mysdx.2024.11.001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 中国古代史

  • 分类号:

    J212;K248.3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01 页码:10-14 页数:5 大小:3503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