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诗经》礼乐精神探析

吴丹樱卢思琴

  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周代的物质生产关系孕育了“礼乐文化”,这一文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沉淀为礼乐文化传统,并衍生出礼乐精神。礼乐精神深远地影响了周代民众的生活。《诗经》本身就是礼乐精神的产物。《风》《雅》《颂》三个部分以不同方式展现着周代的礼乐精神。礼乐精神在《诗经》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其构建的克制的审美范式、神明落地的颠覆转折、德以配天的思想内核、英雄颂赞的文化传统。用理性的限制去对抗人的原始冲动,人神关系的历史性发展,以德配天、以德保民的思想和对于英雄的感恩歌颂恰恰正是礼乐精神的深刻内涵,而礼乐精神也随着《诗经》的传播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和丰富。在新时代,也有其新旨归。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音乐舞蹈; 中国通史

  • 分类号:

    I207.22;K892.9;J609.2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994 页码:32-35 页数:4 大小:1875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