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权视域下的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辨析——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
孙子豪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诸如市民社会与国家等社会政治问题的看法上,而且也表现在如何对待财产权等个体权利的态度上。在这一文本中,就财产权而言,马克思看似仅批判了《法哲学原理》“伦理”篇“国家”章中的财产权理论,但在论述过程中他其实也涉及了对“抽象法”篇中财产权理论的学习和对“伦理”篇“市民社会”章中财产权理论的改造。正是在学习、批判和改造的过程中,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财产权理论的整体批判,并最终确立了他改造“市民社会”章中财产权理论的明确方向。不仅如此,这一整体批判也为马克思后来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 专辑:
政治军事与法律;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A811;B82-05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J]. 王凡. 湖南农机. 2010(09)
- [2]浅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J]. 李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8)
- [3]共同体的分裂及其解决方案——马克思对黑格尔政治理性的批判与超越[J]. 孟雨桐.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04)
- [4]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思想史路径——以“市民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案例[J]. 张盾. 哲学研究. 2010(01)
- [5]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J]. 李淑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03)
- [6]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改造[J]. 俞正来.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3(04)
- [7]浅析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国家理论[J]. 张婵. 黑龙江史志. 2009(15)
- [8]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建设[J]. 柏欢欢. 北方经济. 2010(23)
- [9]“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开拓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之路——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札记[J]. 吴海燕. 江西社会科学. 1989(02)
- [10]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与发展[J]. 周子擎. 今古文创. 2024(20)